您的位置: 首頁 > 要聞 > 正文

【網絡中國節(jié)·端午】屈原精神與端午文化的傳承

2021-06-13 23:16:33 來源:光明網-文藝評論頻道   編輯:   
凡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掌中安徽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于市場星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者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授權的媒體、網站,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或者掌中安徽”,違者本單位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又到一年粽葉飄香時。

每年端午節(jié)到來時,全國各地都會舉辦各種文化慶;顒樱约o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對中國文學史貢獻巨大,他開創(chuàng)的“騷體”對后世詩歌影響深遠,極大地豐富了詩歌的表現力,為中國古代的詩歌創(chuàng)作開辟了一片新天地。屈原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也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個光輝的藝術形象,以《離騷》為代表的充滿積極浪漫精神的作品,充分汲取了古代神話的浪漫元素,并將其發(fā)展到非凡的高度。后世很多詩人都受其作品影響,感受到他的精神感召,創(chuàng)作出諸多偉大的愛國詩篇。

【網絡中國節(jié)•端午】屈原精神與端午文化的傳承

漢代的賈誼寫下《吊屈原賦》,對屈原的遭遇表示深切悼惜。其實,賈誼的經歷與屈原有很多的相似之處,他將自己心中的憤慨不平與屈原的憂愁幽思融匯在一起,表達對賢人失意、小人得志這種不公平狀況的極大不滿。只是,賈誼認為屈原沒有必要以死殉國,應當勇敢地活下去,同殘酷的現實斗爭到底。

唐代大詩人李白深受屈原的影響,他在《江上吟》詩中寫道:“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詩中的屈平即屈原。李白將屈原與楚王對比,突出屈原的偉大愛國精神,而楚王只是被歷史遺忘,空自留下歷史的遺跡樓臺。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在《六月二十日夜渡!吩娭性f:“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蘇軾晚年被貶到儋州,卻始終以一種樂觀中蘊含斗爭的精神面對,也正是受到了屈原“雖九死其猶未悔”精神的感召,他、雖經歷了無數的挫折,仍能保持高潔的品性。

直到當代,屈原的精神仍然受到人們的尊崇,歷經兩千余年,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雖然屈原的一生是悲劇,但他留下充滿美好理想的愛國詩篇卻永遠為后人所傳頌,那些出自屈原詩歌中的名句,我們仍會背誦;他的高尚品格和愛國精神,也廣為傳頌。正所謂“風騷傳后世,端午留千古”?梢哉f,屈原在后人的心目中獲得了永生。

今天,人們通過吃粽子、賽龍舟的方式祭奠屈原,他的“求索”“愛國”精神,成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高尚精神。隨著時間的流逝和社會的發(fā)展,端午節(jié)逐漸成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人們祭奠屈原,不僅是為了祭奠屈原本人,也寄托著人們的愛國熱情, 屈原精神也成為了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代表。

傳統(tǒng)民族節(jié)日文化蘊含著豐富而寶貴的民族精神,近年來受到各方重視。每逢春節(jié)、元宵節(jié)、端午、中秋等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各地都紛紛舉辦相應的文化活動,逐漸恢復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習俗。以端午節(jié)為例,前幾年全國多地舉辦了“龍舟大賽”,媒體也以不同形式進行宣傳報道,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借助各種新形式獲得了巨大發(fā)展。網絡直播、短視頻、音頻、圖解、小游戲等各種新媒體傳播手段備受青睞,受眾數量呈幾何基數增長。線下與線上相結合,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得以深入到當代生活,它的具體形式發(fā)生了改變,不變的是后人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精神內涵的弘揚和傳承。

對于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歷史遺產,我們要充分認識并有效繼承下來,堅定文化自信,從學理的深入研究轉入傳播實踐的應用,加強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全面認識傳統(tǒng)文化,合理汲取傳統(tǒng)文化之精華,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xié)調,讓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新時代煥發(fā)出新魅力,從而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

作者:由興波

分享到:

安徽財經網手機版

市場星報公眾微信

市場星報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