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記錄40年光輝歷程,畫面展示40年時代長卷。
2018年,中國改革開放已經走過了40年。40年來,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中國社會滄桑巨變,中國人民砥礪前行。
26日上午,由安徽省圖書館、安徽畫報社共同主辦的“‘徽’煌40年——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型攝影圖片展全省聯(lián)展”,在安徽省圖書館啟動,并在全省各地市縣區(qū)共61家圖書館展出。
安徽省文聯(lián)黨組成員、副主席王艷,安徽出版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虞海寧,安徽省新聞出版廣電局新聞報刊處處長李秀英,安徽省攝影家協(xié)會主席陳志勇,安徽省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翁飛,市場星報社社長、安徽畫報社主編陳寶紅,安徽省圖書館副館長許俊松,市場星報副總編、安徽畫報社執(zhí)行主編劉冬梅,中國攝影“金像獎”獲得者、小崗村專題作者汪強等出席了開幕式。
記者 孫婷/文 高斌 張倩瑩/圖
全省61家圖書館參與展出
影像是時間的化石,是時代最生動的記錄。
一幅幅改革開放以來的照片,通過光陰的鏡頭,以影像觸摸中國改革開放歷史,表現(xiàn)改革開放偉大成就,凝聚起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此次攝影展生動還原鮮活歷史瞬間,回溯接續(xù)奮斗歷程,從黨的建設、經濟建設、社會發(fā)展、人民生活等多個方面,精彩呈現(xiàn)了改革開放40年來安徽發(fā)展變遷的壯闊畫卷。
展覽以安徽省圖書館為主展館,16個地市圖書館及部分縣區(qū)圖書館為分展館,共在全省61家圖書館展出,是一場全省聯(lián)動、全民參與的公益活動,共展出200余幅照片。
全面展現(xiàn)安徽改革發(fā)展軌跡
40年波瀾壯闊,40年神州激蕩。“‘徽’煌40年”圖片展聚焦重要歷史節(jié)點,認真梳理安徽大地上發(fā)生的標志性、帶動性和有影響力的大事,娓娓道來江淮宆宇下的求進取、敢變革和有時代印記的人物。
此次展出的不少作品都是《安徽畫報》歷年來刊發(fā)的珍貴照片,是寶貴的歷史記憶。
開幕式上,王艷、虞海寧、李秀英、陳志勇等共同為本次展覽揭幕,隨后,領導嘉賓們還為攝影展入圍作品創(chuàng)作者頒發(fā)榮譽證書。
據(jù)悉,此次展覽持續(xù)至11月20日,讀者可前往當?shù)貓D書館參觀,了解安徽大地改革發(fā)展的軌跡,感受安徽元素在中國乃至世界舞臺的閃耀時刻。
精彩實錄
安徽省圖書館副館長 許俊松
圣人有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改革開放40年可謂波瀾壯闊,安徽改革開放的40年更是風起云涌。
可以說這是一場全省聯(lián)動、全民參與的大型公益活動。這次攝影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每一張照片都刻畫著安徽改革開放以來的重要瞬間,展現(xiàn)了安徽改革開放的全景畫面,真實地再現(xiàn)了安徽改革開放的光輝歷程與巨大成就。這次全省聯(lián)展將引領全省讀者去感受江淮兒女勇往直前的進取精神和心涌澎湃的創(chuàng)新實踐,去品讀江淮大地改革發(fā)展奮力崛起的壯麗史詩,去分享江淮大地翻天覆地的歷史性根本性成就,也將激勵敢為人先的安徽人民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開啟改革開放的新航程,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奮勇前進。
市場星報社社長、安徽畫報社主編 陳寶紅
改革開放的40年,是中國滄桑巨變蓬勃發(fā)展的40年,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江淮大地敢為人先,銳意進取,創(chuàng)新前行,在經濟社會發(fā)展諸多領域,亮點頻現(xiàn),碩果累累,成為全國改革創(chuàng)新的一面旗幟。
此次圖片展,我們梳理了安徽大地上發(fā)生的標志性、帶動性和有影響力的大事,記錄了安徽這片熱土上涌現(xiàn)的一個個求進取、敢變革和有時代印記的典型人物。小崗村大包干帶頭人18個鮮紅的手印,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鄧小平登黃山,留下了被稱為中國旅游改革開放宣言的“黃山談話”;一張“我要上學”的黑白照片讓世人記住了那雙大眼睛;走在世界之巔的潘建偉帶領團隊創(chuàng)建了量子世界的傳奇……一個個瞬間清晰地記錄了安徽大地的日新月異,一幅幅照片見證著歷史,見證著進步,見證了改革開放的偉大力量。
安徽省攝影家協(xié)會主席 陳志勇
40年改革開放的艱辛歷程,40年蓬勃發(fā)展的輝煌成就。你們因為這些影像的記錄,再回首,讓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鳳陽縣小崗村18位農民按下的18個手印,開啟了農村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先河,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如今小崗大路越走越寬;我省金寨縣農村女童蘇明娟一雙求知的大眼睛的圖片,助推了震驚中外的希望工程;我省攝影家汪強堅持40年拍攝小崗村的變遷;著名攝影家解海龍,走遍全中國的每一個角落,深入了農村教育的狀況,這是攝影家的責任擔當,釋放的是影像的力量。如今,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新時代,安徽省攝影家協(xié)會將激勵全省攝影人,以老一代攝影家為榜樣,肩負起用影像謳歌發(fā)展、記錄歷史的重任,深入基層,扎根人民,創(chuàng)作出無愧于偉大時代的優(yōu)秀作品。
中國攝影“金像獎”獲得者、小崗村專題作者 汪強
我不會說話,只會用圖片講故事。今天我來到這里,是來向大家學習。在40年前,我是一個文化工作者,原來在文工團待過,在電影公司待過,那個時候呢,我經常在鳳陽的農村,下鄉(xiāng)去演出、放電影,看到了當時的農民的生活狀態(tài),那個時候我就無意中記錄了下來。后來我開始搞新聞工作以后,就跟著小崗村一直走到現(xiàn)在,是從無意,后來又慢慢到有意,現(xiàn)在就是一發(fā)不可收拾。
我現(xiàn)在已經退休了,繼續(xù)在跟隨這個村莊走,走過了40多年,打算繼續(xù)走下去。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到小崗村,他說當年大家冒著身家性命干的事,成為了中國改革的一聲驚雷,成為了中國改革的一個標志,我覺得我應該有責任要繼續(xù)跟這個小崗位,繼續(xù)記錄下去。只要我生命不息,就會一直記錄下去。
現(xiàn)場花絮:《小崗大路越走越寬》照片背后的故事
攝影展遴選了十幾幅小崗村的照片,時間前后跨越三四十年,是選自《小崗大路越走越寬——小崗影像40年》攝影組圖中。在開幕式后的采訪中,照片的作者汪強對記者說,展出的圖片都是具有代表性的,“這個是當年生產責任制大包干實行以后,本來過去的破房子空空蕩蕩,一年以后弄個拖拉機,大包干村支部糧食就像地里冒出來;當時這個縣委書記叫陳庭元,如果沒有他就沒有小崗的今天,他號稱是小崗的保護傘,小崗村的故事就是從糧食多了起來開始,(這是)咱們安徽在這個改革開放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為什么我當時想去拍這樣一系列的照片,而且維持了這么長的時間?我過去是搞文藝工作的,經常到農村去演出,拍了很多花鼓燈表演那樣的照片,農村有劇團演出,我就跟著下去拍攝,當時走到鳳陽一帶,我看到那個貧困的狀態(tài),然后我就隨手就拍了,感觸很深,就一步步拍了很多年,留下這些照片,現(xiàn)在看珍貴,當時看很正常,就是中國的一個農村的一個數(shù)據(jù),它的喜怒哀樂,它的悲歡離合,就是農民故事,農村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