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24H > 正文

徐奕:溫暖·守望

2020-03-09 16:55:19 來源:市場星報   編輯:吳巧薇   
凡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掌中安徽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于市場星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者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授權的媒體、網站,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或者掌中安徽”,違者本單位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默默的奉獻,是無悔的選擇;溫暖的守望,是內心的承諾;她和所有老師一樣,為了學生的快樂成長拼盡全力;她又和其他老師不太一樣,因為她的學生有些特別。合肥市十里廟小學教導處副主任兼輔讀班特教老師徐奕,在從事特殊教育的十五年里,用智慧和行動書寫了教育的愛與責任,用愛心和耐心守護“折翼天使”,為他們撐起一片愛的藍天!


愿為母親,任勞任怨為孩子付出
“童心·母愛”就是師德之本,牢記“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用心澆灌每一枝希望之花。
2016年,徐奕從廬江縣特教學�?既牒戏适惺飶R小學,成為該校特殊兒童輔讀班的一名特教老師。早在讀大學時,徐奕就被這些稱為“折翼天使”的特殊孩子深深地震撼著,從那時起,她就希望能用專業(yè)知識為那一個個弱小的身影撐起溫暖的小屋。十五年如一日,直到今天,她始終以滿腔熱情對待自己的學生,踐行著自己當初的諾言。
徐奕擔任輔讀一班的班主任,班里有智力障礙兒童、自閉癥兒童,還有多重障礙的,這些孩子的情況是千差萬別的,十里廟小學針對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落實“一生一案”的教學要求,并定期為他們做評估,制定個別化教育計劃,采用集體教學與個別輔導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為孩子們提供教學服務。徐奕像媽媽一樣與孩子們朝夕相處,關心他們的生活,呵護他們的身心,期待他們成長。她對每個孩子都如數(shù)家珍,對他們的情況了然于心,會用不同的方法跟他們交流�?紤]到孩子的特點,她根據(jù)所學專業(yè)知識讓每位學生在每一堂課中,。都有了自己的康復目標、學習目標、。


從吃飯到穿衣,她手把手一步步教;從體能到學習,她一遍遍示范一句句說,十遍不行百遍,百遍不行千遍,有時候可能一個簡單發(fā)音就要教上無數(shù)遍。幫助他們開口說話,幫助他們學會交流,幫助他們掌握生活技能,和孩子們一起聊天、玩游戲……在不斷接觸和深入了解的過程中,徐奕已經融入孩子們的內心。
“特殊教育需要更多努力和耐心,需要付出更多,才能教會學生一定生活技能和知識,給他們愛與快樂。”這不是豪言壯語,這是徐奕老師的真實寫照。
從事特教十幾年,她面對的事情很瑣碎,但肩上的責任卻從來不放松。無論遇到什么情況,徐奕始終不離不棄,對孩子們奉獻著愛。她的班里,有位自閉癥的學生,上課隨意走動,無法坐下來安靜聽課。這個青春期的孩子有時會突然攻擊老師、抓老師的手和頭發(fā),甚至勒著老師的脖子,面對這個孩子,徐奕困惑過、無助過,卻從來沒有過放棄這個學生的念頭�!芭鸵欢〞懈淖儭�!徐奕重新調整對他的教育計劃,結合游戲教學幫助他康復訓練,讓他在玩的樂趣中學�,F(xiàn)在的他,也能安靜地坐下來學習了,雖然有時也搗亂,但他能夠配合,讀書寫字學習,老師為他制定的運動計劃也能夠堅持完成,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fā)展。
對學校在籍的一些因生理或生活環(huán)境因素不能到校接受系統(tǒng)教育的特殊兒童,她和同事一起“送教上門”、“送教進家”,讓他們在家里也可以接受知識,提升技能,感受學習和生活的樂趣。她利用放學放假時間,一次次一趟趟走進學生的家里,不管是城區(qū)還是偏遠地區(qū),始終沒有放棄任何一個特殊兒童。
愿為園丁,感受生命拔節(jié)的驚喜
面對這些折翼的天使,不僅需要細心、耐心,更需要慧心。
特殊兒童的接受能力弱,教學難度也就可想而知了,為了給孩子們上好課,最大限度開發(fā)孩子們的潛能,她始終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學習最新的特殊教育理念,康教結合,不斷探索最適合學生的訓練方法,讓課堂變得色彩繽紛。徐奕采用游戲教學法,寓教于樂,她還和同事們專門針對學生的特點和不同性,自己制作適合他們的課件和教具,可能一個孩子就需要專門做出一套適合他的教具�?粗⒆觽兩险n有光的眼睛,她覺得自己像個幸福的創(chuàng)造者。


結合學校的珠心算特色教育,徐奕總結珠算教學在特殊兒童認知能力培養(yǎng)方面的運用,摸索適合低年級特殊兒童的“珠算教學”方法,培養(yǎng)特殊兒童的記憶能力、注意力、思維能力及精細活動能力。她在教育教學中精益求精不斷改進,在課堂教學大賽、論文、課例、微課及課件評比中獲得國家級及省市大獎。其中《元的認識》在第十屆全國中小學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實踐觀摩活動一等獎。
徐奕還有一個原則:無規(guī)矩,不教學。她說,一定要幫助孩子建立社會關系理解社會秩序和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樣無論是以后上課也好,孩子在家或者出去也好,老師和家長都會省心一些。她從孩子們的興趣著手,通過課程和游戲讓孩子們感受參與的樂趣和與人交往的快樂,為孩子今后更好地融入社會打下基礎。
對每一個特殊兒童來說,家庭和社會是學生最終的落腳點,學生學習的成果需要在家庭和社會中得到檢驗。于是,在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知識技能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后,徐奕又將教學重心從自我照顧向居家生活、社區(qū)教育過渡,幫助學生融入社會。公園、超市、菜場、公交車站、游樂場等,都是她帶著孩子們學習的課堂。她帶著孩子們走出校園,走進生活,去感受、去體會、去練習。雖然課前要一遍遍踩點,做好預案和備案,要花費很多時間和功夫,有時還要面對路人好奇的眼光和不解的神情,可這些困難都沒有阻攔她。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的“孩子們”學會了獨立乘車、購物等;在學校的合唱比賽中,孩子們用他們的歌聲唱響了特殊兒童的自強; 2018年帶她的學生參加合肥市第四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獲得4個一等獎、8個二等獎和6個三等獎的好成績。孩子們成長的背后,藏著徐奕一點一滴的照料,日復一日的“雕琢”。她個人也被評為“蜀山區(qū)優(yōu)秀共產黨員”。
這些年,徐奕是良師,也是慈母,學習上耐心引導,生活中悉心照顧,她對教學的熱情、對孩子們的愛心從沒有改變。她自豪和欣慰地說:“同樣是教師,雖然我沒有桃李滿天下的成就。但是,每天看著孩子們不斷進步,尤其是看著他們進入社會后成為一個有尊嚴的人,我就感到很快樂�!�
愿為人梯你我攜手成長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卻會走得更遠!
目前,十里廟小學學籍在冊特殊兒童84人。作為學校教導副主任,徐奕全面負責學校輔讀班工作,她把自己多年來從事特殊教育的先進教育理念融合到學校特殊教育工作中,帶領同事們刻苦鉆研業(yè)務知識,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科研能力。老師們踐行工匠精神,研究興趣濃厚,成長進步很快,十里廟小學的特殊教育工作成果豐厚,為轄區(qū)內越來越多的特殊兒童家庭帶去溫暖和幫助,讓特殊兒童家庭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和可持續(xù)性此外。學校還申請了2019年合肥市特殊兒童搶救性康復項目,進一步加強康教結合服務特殊兒童。
徐奕不僅自己保持學習,還帶動家長共同學習,從而達到家校聯(lián)合,形成教育合力。課堂既是孩子們的學習課堂,也是家長輔助操作的練習課堂,徐奕一邊教孩子,一邊教授家長輔助技巧,讓家長在最優(yōu)化的家庭化境中用最有效的方法幫助孩子進步,慢慢的收起曾經心中“怕不行”的擔憂,開始勇敢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動手。
特殊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教學,特殊孩子的康復需要用月、年來計算。而特殊教育,尤其是培智教育,在一般人的眼里被認為是一項很難且可能沒有前途的工作。經常會有人問徐奕:“為什么能夠這樣去付出?”她回答:“只要你讀懂了特殊教育,你就會愛上這些特殊的孩子�!痹谛燹瓤磥�,其工作的價值和為之奮斗的意義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翱偟糜腥巳ゲ亮列切牵瑤椭鷮W生像普通人一樣融入社會,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最大的價值�!毙燹壬钪�,特教老師的成就感不在鮮花和掌聲中,不在成績和證書中,而是在每個家長欣慰的笑容中,在這些年的每份記憶里。
“這份工作帶來的滿足感、幸福感和成就感,是其他任何事情都替代不了的。一個孩子的進步,一個家庭的提振,是最持久的感動,也是最能激發(fā)使命感與成就感的事。”對于這群特教老師,他們深知這群折翼的天使一樣有著燦爛的笑容和對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從孩子進校園的那一刻,特教的園丁們就像呵護花兒一樣呵護孩子的成長,盡管付出的很多,孩子進步的路很漫長、很艱難,但她們依然每天認真地嘗試走進學生的內心,去發(fā)現(xiàn)學生們的閃光點,耐心地陪伴,認真地傾聽,真誠地鼓勵,把他們的每一個進步都視為驕傲。
十五年的大手拉小手,徐奕帶領著孩子們快樂成長,同時也實踐著自己的特殊教育夢想,她說,特殊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幫助特殊孩子平等地成為社會生活的參與者,幫助他們融入社會、生活得更有尊嚴,而這也是她和所有特教老師正在共同努力的方向。

 

分享到:

安徽財經網手機版

市場星報公眾微信

市場星報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