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天河淠史杭是新中國成立后興建的全國最大灌區(qū)。為了改變江淮分水嶺地區(qū)十年九災的歷史,安徽六安人民積極響應“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偉大號召,在經(jīng)濟極端困難、物資十分匱乏、技術(shù)設備落后的條件下,陸續(xù)興建了攔蓄大別山區(qū)洪水的佛子嶺、梅山、磨子潭、響洪甸、龍河口 5 大水庫。形成溝通淠河、史河、杭埠河3大水系,灌溉1000萬畝的特大型淠史杭灌區(qū),創(chuàng)造了新中國水利建設史上的奇跡,使昔日赤地千里的貧瘠之地變成了今天的魚米之鄉(xiāng)。
佛子嶺水庫大壩
淠史杭灌區(qū)位于安徽省中西部和河南省東南部,橫跨江淮兩大流域,是淠河、史河、杭埠河三個毗鄰灌區(qū)的總稱,是以防洪、灌溉為主,兼有水力發(fā)電、城市供水、航運和水產(chǎn)養(yǎng)殖等綜合功能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受益范圍涉及安徽、河南2省4市17個縣區(qū),設計灌溉面積1198萬畝,實灌面積1000萬畝,區(qū)域人口1233萬,位居新中國成立后興建的全國三大灌區(qū)之首,也是全世界七大灌區(qū)之一。淠史杭自流灌溉率高達80%以上,不僅居于全國首位,而且名列世界前茅。灌區(qū)工程還是合肥、六安城市供水的主水源,被灌區(qū)人民譽為“生命之源”“小康之源”“發(fā)展之源”。
佛子嶺水庫
紀念當年建設者的雕塑矗立在水庫前
佛子嶺水庫位于淮河支流東淠河上游,壩址在安徽省霍山縣城西南17公里處。水庫最大壩高75.9米,壩長510米,總庫容4.91億立方米。漫水河、黃尾河徑流入庫。是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自行設計具有當時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連拱壩水庫,佛子嶺水電站是淮河流域第一座水電站。1952年1月動工,1954年11月建成,實際控制面積1270平方公里。佛子嶺水庫作為淮河治理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攔蓄了淠河大量的洪水,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為治理淮河水患而興建的第一座鋼筋混凝土連拱壩,享有“新中國第一壩”的美譽。
梅山水庫
梅山水庫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處的大別山腹地、淮河支流史河上游,金寨縣縣城南端。施工人員絕大部分參與過佛子嶺水庫的建設。梅山水庫于1954年6月開始動工,1956年4月建成。大壩全長443.5米,連拱壩全長311.5米。
俯瞰秀美的梅山水庫庫區(qū)
響洪甸水庫
響洪甸水庫大壩
響洪甸水庫位于金寨縣響洪甸鎮(zhèn),是淮河支流西淠河上的一座大型水庫。是我國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座等半徑定圓心混凝土重力拱壩,是新中國治理淮河水患的重點工程之一。水庫控制流域面積1431平方公里,總庫容26.1億立方米,居皖西六大水庫之首。
龍河口水庫
龍河口水庫位于舒城縣巢湖水系支流杭埠河上游的龍河口。集水面積1120平方公里,總庫容9.03億立方 米。1958年動工興建,1960年建成受益,1969年最后竣工,歷時十一個春秋。水庫大壩為“粘土心墻沙殼壩”,全長1000多米,它完全是以人工肩挑手推的土法而筑成,堪列“世界之最”。
龍河口水庫全景
磨子潭水庫
磨子潭水庫位于佛子嶺水庫上游東淠河東支流黃尾河上,壩址下距佛子嶺水庫大壩25公里,是為提高佛子嶺水庫的防洪標準、充分利用東淠河水資源而建。壩長331米,最大壩高83.1米,壩型為雙支墩混凝土肋墩壩?刂屏饔蛎娣e570平方公里,總庫容3.47億立方 米。1956年9月動工,1960年1月電站全部建成。
俯拍磨子潭水庫大壩
白蓮崖水庫
白蓮崖水庫工程位于東淠河西支漫水河上,下距佛子嶺水庫大壩26公里。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745平方千米,總庫容4.6億立方米。水庫最大壩高104.6米,為安徽省第一座百米高壩,壩頂弧長422.988米,壩型為碾壓混凝土雙曲拱壩。2005年12月23日成功截流,2009年12月底完工。白蓮崖水庫的主要防洪任務是提高下游佛子嶺水庫的防洪標準,使佛子嶺水庫的校核洪水標準達到 5000年一遇。
白蓮崖水庫全景
橫排頭水利樞紐位于淠史杭灌區(qū)渠首,負責將灌區(qū)流過來的水引入淠河總干渠。其水利樞紐工程徹底改變了皖西人民多旱澇災害的命運,上游佛子嶺、響洪甸、磨子潭等水庫的發(fā)電尾水在此被攔截形成面積125公頃的豐源湖。湖水通過進水閘流入淠河總干渠,澆灌安徽、河南千萬畝土地,成為六安、合肥人的“大水缸”。
紅石嘴樞紐工程是史河灌區(qū)的渠首。它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有城鄉(xiāng)供水、防洪、 發(fā)電、旅游、生態(tài)環(huán)境等綜合利用的水利工程。該樞紐工程由進水閘、沖砂閘、南干進水閘、洪河泄水閘、溢流壩、土壩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