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星報、安徽財經(jīng)網(wǎng)(m.xomn.cn)訊 :4月8日早上,剛吃完早飯,泗縣丁湖鎮(zhèn)丁陳村的貧困戶凌默把碗一摞,簡單刷洗了一下,就一頭鉆進自家的大棚里忙活起來。
眼下正是大棚西瓜育苗的關鍵時期,雖然已經(jīng)有了兩年種植西瓜的經(jīng)驗,可是凌墨一刻也不敢馬虎,沒事就到棚里給培養(yǎng)皿里的西瓜苗澆水和觀察瓜苗的生長情況。近幾日氣溫回升地較快,瓜苗蹭蹭地往上竄,經(jīng)過一夜的生長又發(fā)出了兩瓣新芽。凌默興奮地給家人說道:“今年的西瓜苗長得比去年壯實,收成肯定比去年還要好”。
在鄰居們的眼里,凌墨就是一個倔媳婦。隔壁的李嫂說:“她最不服輸了,前幾年家里過的那么難,都沒看她嘆過氣,現(xiàn)在這家人的日子過好了,多虧了這個外地的媳婦。”今年37歲的凌墨老家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從嫁過來以后,凌墨在家伺候公婆、侍弄土地,小日子也過的平靜幸福。2013年,凌默的婆婆患上了癌癥,為了給婆婆看病,家里不僅花光了所有積蓄,還背負了一身的債。由于因病致貧,2014村里將凌墨一家精準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到了健康扶貧的政策,家里的擔子剛輕快一點,凌默又被確診患上了肺癌,剛有起色的生活又一次被打回谷底。
“我就不信這個命,俺婆婆都能帶病正常生活,我照樣也能。我不僅要和病魔作斗爭,還要摘掉窮帽子。”面對生活的考驗,凌墨犯起了“倔勁”。摘掉窮帽子光靠嘴上說說肯定不行。凌墨在家盤算起了如何才能走上增收的路子。當看到村子里外出打工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留守的老人在家無力耕種,導致一些土地閑置的情況后。凌墨靈機一動,“我何不在家包地種,就干老百姓的老本行。”
邁開第一步并不容易,家人擔心凌墨的身體狀況,對她的想法極力阻攔。磨破了嘴皮子才讓家人勉強同意,土地租金、種子、化肥等資金需求成了擺在凌墨面前的又一道難題。丁陳村駐村工作隊長萬興國了解情況后,帶著泗縣農(nóng)商行的工作人員主動上門,為其申請5萬元小額貸款,搬走了凌墨發(fā)展產(chǎn)業(yè)路上的絆腳石。2017年,凌墨和愛人流轉了村里100多畝土地,主要種植小麥、花生、山芋等農(nóng)作物。通過一年的辛苦勞作,凌默一家在2018年順利通過國家第三方評估,光榮地脫了貧。
“脫貧之后我還要致富,通過自己努力獲得的幸福生活,一定會比蜜更甜。”雖然每天還要靠吃藥維持,可是凌墨干勁十足。細心的她發(fā)現(xiàn)這幾年市場上的西瓜價格一直較高且產(chǎn)量較為穩(wěn)定,于是在2019年嘗試種植了3畝大棚西瓜。當年適逢西瓜市場走俏,三畝地凈收益了15000多元。嘗到甜頭的凌默決定繼續(xù)擴大種植面積。“我今年打算種植10畝地的西瓜,掙6萬元應該不成問題。”對下一步的收益,凌墨信心滿滿。
考慮到凌墨踏實肯干能吃苦,駐村工作隊就聘用她來村里幫忙。“當時也沒想到她這么優(yōu)秀,就是想幫她家增加一點收入,鞏固一下脫貧成果。”工作隊隊長萬興國說。到崗后的凌默工作認真、主動、負責、不怕吃苦,很快得到了所有村組干部的認同。2019年1月,過丁陳村村 “兩委”研究,凌默順利晉升為計生專干,兼職村級扶貧專干。
“我們村118戶建檔立卡戶,每一戶家庭的情況我都了解,我自己也是貧困戶,我知道他們需要什么。”考慮到自家包種了100多畝地,耕種時需要大量的人工,凌默在用工時總會優(yōu)先考慮家庭困難的貧困戶。單單是去年秋季收山芋收獲的時候就雇傭了本村的6個貧困戶。日常入戶走訪,凌墨總是鼓勵一些有勞動力,沒有外出的貧困戶發(fā)展特色產(chǎn)業(yè)種植。
在凌默不屈精神的感染下,村子里越來多貧困戶通過發(fā)展特色種養(yǎng)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脫貧致富之路。“我今年也打算種點花生、西瓜這些,凌墨生著病還那么有干勁,我們四肢健全更應該加油干。”貧困戶丁明珠說。
(單珊 梁滿義 市場星報 安徽財經(jīng)網(wǎng)記者 禹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