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24H > 正文

巢湖市夏閣鎮(zhèn):“稻蝦共作”闖出致富新路

2021-07-01 10:56:47 來源:市場星報   編輯:張發(fā)平   
凡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掌中安徽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于市場星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者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授權的媒體、網站,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或者掌中安徽”,違者本單位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m.xomn.cn)、掌中安徽訊 (李廷和) 夏至過后,對巢湖市夏閣鎮(zhèn)沿河村“稻蝦共作”大戶王聲付來說顯得特別忙碌,他在捕撈銷售小龍蝦的同時又要翻耕田塊,準備栽插第二批秧苗。

58歲的王聲付承包了本村621畝耕地,其中,有300畝實行“稻蝦共作”模式。今年是他養(yǎng)蝦的第三年。王聲付算了一筆賬:“稻蝦共作”的經濟效益比較高,每畝產小龍蝦300斤,純收入1500元,種稻純收入500元,一年下來光“稻蝦共作”的凈收入就有60多萬元。

每年4月上旬,王聲付就要整理田塊,開始投放蝦苗,40天后開始捕撈銷售,這段時間王聲付就吃住在田頭,精心料理蝦田。王聲付說,沿河村圩區(qū)的水質比較好,養(yǎng)出來的蝦比較肥美,而且干凈,在市場上比較受老百姓的喜歡,F(xiàn)在已經過了小龍蝦豐產期,剛上市時,一天要捕撈小龍蝦2000多斤,目前,還有1萬多斤小龍蝦在田里。物以稀為貴,現(xiàn)在小龍蝦的價格升至每斤14元,是豐產期的兩倍多。

實行“稻蝦共作”模式對提高水稻品質也大有好處,小龍蝦能吃掉水稻田里的雜草和害蟲,排泄物是很好的肥料,因此,稻田無需打除草劑和農藥,也不用上化肥,完全是生態(tài)循環(huán)種養(yǎng)模式,這樣生產出的稻蝦米在市場上很搶手,每公斤在14元以上。

平時王聲付和老伴、兒子共同打理著農田,砍高粱、掐谷子、掰玉米、刨芋頭、割豆子、下蘋果、曬柿子、揪石榴、摘花生、耩麥子,一幅幅辛勤勞作的畫面共同譜成了美妙、動人的秋之樂章。

在巢湖市夏閣鎮(zhèn)王聲付家庭農場“稻蝦共作”的田里,第一批栽下去的秧苗已是綠油油的一片,長勢很好。據夏閣鎮(zhèn)農業(yè)辦負責人陳華權介紹,“稻蝦共作”模式是種植技術和養(yǎng)殖機制的套用。近年來,以“稻蝦共作”為主要模式的精品小龍蝦養(yǎng)殖經濟效益可觀,呈現(xiàn)出良好的發(fā)展前景。該鎮(zhèn)采取“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大力發(fā)展“稻蝦共作”產業(yè)基地,面積超過7000畝,帶動農戶60多戶。

分享到:

安徽財經網手機版

市場星報公眾微信

市場星報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