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開學后,各地各校要著力強化中小學生作業(yè)管理,一方面學校要建立作業(yè)公示制度,合理調控作業(yè)的結構和總量;另一方面不得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yè),不得要求家長檢查、批改或簽核作業(yè),給學生和家長都“減負”。教育部對2021年春季學期教育教學工作提出一系列要求。
不能否認,某種程度上“家長作業(yè)”是為了對課堂所學內容進行鞏固和提升,也是加強家校溝通的一種方式,F(xiàn)在的問題是,家庭教育實際上已經失去獨立性,被迫淪為學校教育的附庸,家長在這種被扭曲、堅硬的現(xiàn)實中承受著不得不承受的重擔和角色。
但家長身為孩子第一任老師,教育好孩子是學校和家庭的共同責任。雖然不用簽字了,但對家長來說,該做的“家長作業(yè)”仍必須做好,而且要堅持做下去。一方面,家長是孩子的老師,就要以身作則,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還要做好。尤其通過讀書學習,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和思想境界,以此更好地和孩子交流,給孩子帶來潛移默化的正面影響;另一方面,在家庭這個課堂里,孩子的學習不僅要動腦,更要動手,家長的“老師”角色,是給孩子做好動手的示范,教會孩子基本的家務技能,還可以帶孩子多參加社區(qū)的公益勞動。家長們這些“作業(yè)”,學校是無法代替的,但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卻大有裨益。
如果說,“家庭作業(yè)”變成“家長作業(yè)”,讓我們看到了老師的“缺位”和家長的“越位”,如今一邊倒支持取消家長簽名,是否又會帶來有家長“缺位”的風險?孩子作業(yè),家長簽字,說到底是學校教育之外的一種輔助性學習舉措,而這種輔助性學習舉措,有好處,也有弊端。關鍵在于如何揚長避短、拾遺補缺,重新梳理家庭和學校在教育中的不同功能和邊界,只有老師、學生、家長三者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好該做的事,改變長期以來“家長作業(yè)”中的過度依賴性與功利觀念,真正體現(xiàn)教育的本真,才不會矯枉過正,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吳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