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月,梁思成、林徽因抵達昆明,開始了他們在春城將近3年的流亡生活。隨著西南聯(lián)大的正式組建,原先在北平“太太的客廳”經常相聚的一群朋友,諸如金岳霖、張奚若、錢端升、周培源、楊振聲、沈從文、朱自清、卞之琳、蕭乾等陸續(xù)來到昆明,在離梁林住所不遠的北門街附近比鄰而居,他們或敘家常、或論國事,在戰(zhàn)爭的苦難中,重又找回了往日的溫馨與夢中的記憶。
1939年初,日軍頻頻轟炸昆明。林徽因隨梁思成搬遷到昆明市東北8公里處龍泉鎮(zhèn)龍頭村附近的麥地村,在一所名叫興國庵的庵堂內暫時安頓下來。由于戰(zhàn)事趨緊,聚集到麥地村的文人越來越多,住房成為稀缺資源。身體欠佳的林徽因迫切感到應該擁有一間屬于自己的房屋,于是她在臨近的棕皮營村,向一位李姓當?shù)厝俗赓U了土地,雙方協(xié)議:李家出借土地,梁林出錢建房,5年后房子歸李家所有。
林徽因隨后開始著手設計。新居自1939年年中開工,歷時半年許,至1940年春建成,建筑面積約150平方米,由兩排獨立的平房組成。正房三楹五架,中間是書房和臥室,東西兩側分別為林徽因母親和女兒的臥室及客廳。正房西面山墻外,后又加建了一小間低矮一些的10多平方米的耳房,有門與客廳相通,那是他們一生的朋友、哲學家金岳霖寄居的房間。整個建筑與當?shù)剜l(xiāng)村風貌相融合,又獨具特色,顯得清雅、明凈、大方。
灰瓦頂、土坯墻、花格窗、木地板……新居雖然簡易,可選址、規(guī)劃、設計、監(jiān)造,處處顯示出主人的建筑理念和文化素養(yǎng)。為了建造這所房子,他們耗盡了原本就不多的積蓄,甚至為此舉債、一度陷于窘境之中。但是,在新居的客廳里,林徽因邀請“真誠的朋友來賞識它真正的內在質量”,傅斯年、馮友蘭、金岳霖、李濟、董作賓、王力、陳夢家、游國恩、查阜西……民國時期的文人們在這里話古說今,談詩論藝,在思想和情感的交流中,一同分享著人生的快意……
周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