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m.xomn.cn)、掌中安徽訊(汪紅潮 江建興 記者 曹開發(fā))銘記英烈事跡,繼承英烈遺志。近日,宣城市旌德譚梓生烈士紀念館舉行揭牌儀式。宣城市委常委、宣城軍分區(qū)司令員楊軍,旌德縣委書記儲德友等出席活動,儲德友、楊軍共同為紀念館揭牌。
旌德是一片孕育紅色基因、富有革命傳統的熱土,在革命歷程中,涌現了眾多可敬可贊的革命先驅,他們用鮮血和生命創(chuàng)造了旌德在安徽黨史上的“五個一”,譚梓生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1898年,譚梓生出生于白地鎮(zhèn)洋川村,學生時代深受青年運動領袖惲代英、蕭楚女的影響,從思想上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堅定了革命的理想,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畢業(yè)后,受黨組織指派返回旌德開展工作。1927年,北伐軍第2軍第6師抵達皖南,3月9日譚梓生被委派為旌德縣縣長,成為安徽省第一個中共黨的縣長。秋收起義后,1927年9月,他在毛澤東的帶領下,隨起義部隊轉戰(zhàn)上了井岡山,是跟隨毛澤東秋收起義部隊上井岡山唯一的安徽人,參加了創(chuàng)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革命斗爭,同年11月被部隊指派為茶陵縣縣長,成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第一位紅色政權縣長。1930年,年僅32歲的譚梓生不幸被捕,英勇就義。
2016年3月,白地鎮(zhèn)洋川村老百姓自發(fā)捐款,在譚梓生烈士家鄉(xiāng)修建了紀念館,常年免費開放,承載家鄉(xiāng)深情,傳播紅色文化。此次白地鎮(zhèn)對該館進行改造提升,旌德縣人武部捐贈譚梓生烈士半身銅像,銅像長85厘米、寬43厘米、高84厘米。
儲德友在致辭中表示,先烈雖逝,精神永存,紀念烈士最好的方式就是牢記歷史,我們要把譚梓生烈士紀念館打造好、維護好,將紀念館建設成為旌德縣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基地。希望全縣廣大黨員干部,銘記奮斗歷程、擔當歷史使命,發(fā)揚紅色傳統、賡續(xù)精神血脈,把革命先烈不怕犧牲、不畏艱險的精神轉化為銳意進取和攻堅克難的實際行動,為加快“建設長三角休閑養(yǎng)生后花園、打造高質量綠色發(fā)展新旌德”貢獻新的力量。
楊軍在致辭中說,譚梓生烈士作為紅色記憶的代表,今天紀念館揭牌意義深遠,紀念館是今后宣傳紅色教育的重要載體,是雙擁共建的美好見證,是向建黨100周年獻上的最好禮物。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旌德縣注重運用紅色資源鑄魂育人、修身正向,傳承紅色精神凝聚力量,引領未來。旌德現有胡明紀念館、皖南革命烈士紀念館、皖南第一個黨支部紀念館等豐富載體,此次譚梓生紀念館的揭牌,為該縣黨員干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提供了重要陣地,傳承初心使命,不斷從中汲取前進的智慧和力量,讓蘊涵于這片土地的紅色精神熠熠生輝,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旌德縣委辦、縣委宣傳部、縣文旅局、縣委黨史和地方志室、縣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等單位負責人,及譚梓生烈士后人、社會各界群眾等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