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天津市武清區(qū)三間房村村民楊海忠的家,干凈寬敞的大院讓人眼前一亮。車庫里停放著楊海忠買菜進貨用的農(nóng)用三輪車,走進屋內(nèi),各式各樣的家具也一應俱全。
“要沒有駐村幫扶組的幫助,不知再過多少年我才能住上這樣的房子!
三年前,楊海忠還住在破舊的老房子里,墻面露著紅磚,屋里除了一張能睡覺的床之外沒有一樣像樣的家具,家中甚至連一臺彩色電視機都沒有。楊海忠的妻子因病喪失勞動能力,兒子又患有視力殘疾。家里離不開人,楊海忠只能靠在村里賣菜維持生計,微薄的收入也全部用在了給妻子和兒子看病上。
殘疾與貧困交織,像一塊巨石,壓得楊海忠透不過氣來,而駐村幫扶組的到來改變了他的生活。
2017年,天津啟動新一輪結(jié)對幫扶困難村工作,來自天津市殘聯(lián)的幫扶組入駐三間房村,第一個走進的就是楊海忠的家。天津市殘聯(lián)駐三間房村幫扶組組長王忠強回憶:“感覺像進了黑暗的山洞一樣,空氣中還有種發(fā)霉的味道,我們都沒有想到在天津還有人住在這樣的房子里!
幫扶組將楊海忠家的情況反映給天津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發(fā)動社會力量募集善款。解決了資金問題,幫扶組開始組織人手馬不停蹄進行施工,僅用了20多天的時間,破舊的老房就變成了寬敞的新房,昏暗的燈泡換成了明亮的節(jié)能燈、坑洼的地面鋪上了平整的瓷磚……
解決了楊海忠的房屋問題,幫扶組又注意到楊海忠的兒子楊光因為視力殘疾,一直沒有就業(yè)。隨后,幫扶組結(jié)合殘疾人就業(yè)的相關政策,為村里的11名符合就業(yè)條件的殘疾人解決了就業(yè)問題。楊光有了一份穩(wěn)定的收入,讓楊海忠的心里踏實了不少。
“以前總想著我要是倒下了,孩子誰來照顧,他有了這份工作,不僅讓我們家多了一項經(jīng)濟來源,也讓我了卻了一樁心事。”楊海忠說。
其實不僅僅是楊海忠的家,在幫扶組到來之前,整個三間房村的人居環(huán)境都是出了名的差!叭g房,兩座橋,泥水大街一條條”就是這個村的真實寫照。楊海忠介紹,過去一下雨屋子就進水,出去進貨就像“走在泥漿里”。
為了改善村里的人居環(huán)境,幫扶組帶領村民們修道路、改廁所,鋪設污水管道……經(jīng)過多年努力,三間房村的村容村貌、居住環(huán)境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截至目前,全村村民全部用上了沖水馬桶,家家用上了電熱水器,5000平方米的鄉(xiāng)村道路也完成了全面改造提升。除此之外,幫扶組還引進培植綠植約2萬株,讓村里的綠化率達到了32%。
如今,楊海忠會在傍晚到村里新建成的花園廣場上散散步,每天晚上,這里都會有人跳跳舞,聊聊天!叭兆右惶焯旌闷饋砹耍簿陀小碱^兒’了,我們干起活來也越來越有勁兒了。”楊海忠笑著說。
記者尹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