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家家舉宴,長幼閑集,多做吉利話,名曰’年夜飯’”。
從古至今,年夜飯在老百姓的心中都有著非凡的意義,是一年到頭最令人期盼的餐食。它不需要多么豐盛,卻每一道都飽含老百姓對來年的祝福和祈愿。那么中國傳統(tǒng)年夜飯里都暗藏著哪些“好彩頭”?與其他國家相比,又有哪些特別之處?
本期《Z世代青年說》新春特輯,邀請北京第二外國語學(xué)院的留學(xué)生,來自亞美尼亞雙胞胎姐妹一起來到長城腳下的石峽村,品嘗中國特色的“年夜飯”。
剛踏進石峽村,留學(xué)生雅娜和露西就被村子里濃濃的中國風(fēng)所吸引。大紅燈籠高高掛,如意對聯(lián)門上貼,它們都代表著老百姓對來年的祝福和祈愿。
不遠處農(nóng)家后廚飄來的陣陣香味,村民們在準(zhǔn)備年夜飯了。
籠蒸饅頭、石烹豬臉、油炸年糕.....雖然看上去普普通通,但是它們的背后卻有著極其深刻的寓意,是石峽村村民家中春節(jié)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食。
油炸年糕,“糕”同“高”同音,寓意“年年登高”。老百姓覺得在新春之際,吃上一口熱乎乎的年糕,來年的生活事業(yè)也會隨之步步高升。
石烹豬臉,寓意來年有個“好兆頭”,是延慶區(qū)級非遺項目,也是石峽村年夜飯的主菜。簡簡單單的食材,用傳承了幾十年的醬湯鹵制8小時后撈出,香味撲鼻、入口即化。
聽石峽村村民介紹,這道“石烹豬臉”可以搭配著延慶火勺一起食用,能獲得極佳的味覺體驗;鹕,是延慶“十大特色文化遺產(chǎn)”中與長城齊名的傳統(tǒng)飲食技藝。一個小小火勺的出爐,要經(jīng)過數(shù)道復(fù)雜工序,從和面到配制花椒鹽,再到搟、烙、烤,其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馬虎不得。
看著火勺從一團軟塌塌的面糊,逐漸變得金黃焦脆,雅娜和露西也有了想嘗試下的沖動。
在熱心村民的指導(dǎo)下,雅娜手中的面粉逐漸有了雛形,而這次的體驗也讓她對中國的“年夜飯文化”有了新的認識。
年夜飯,不只是每個人記憶中獨特的味道,也是家人朋友相聚一堂分享歡樂的時刻。
品嘗了獨具特色的年夜飯,twins姐妹和主持人通過《Z世代青年說》,祝大家新春快樂,牛年大吉!
作者:許怡,許譯,呂元圣,林天羽,郭佳立
視頻請點擊
https://s.cyol.com/articles/2021-02/12/content_rbQGOxcv.html?gid=28Dga1x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