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冬季是多事之秋,的確,冬季寒冷的天氣易引發(fā)心腦血管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流感)、肺炎、哮喘(特別是兒童哮喘)、慢性阻塞性肺、面癱等各種疾病。因此,冬季應有的放矢,注意加強自身的保暖防護。自今日起,健康問診推出《冬季防病提醒》系列報道,為您安全過冬出謀劃策。
冬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每年的11月到次年2月,因心腦血管疾病就診的患者相對較多。有關(guān)專家提醒,要加強預防意識,規(guī)律飲食起居,保持樂觀情緒。為何冬季心腦血管疾病多發(fā)?如何預防?看看專家怎么說。
為何冬季心腦血管疾病多發(fā)?
冬天常有寒潮來襲,這個時候,高血壓人群要警惕,最容易發(fā)生腦梗。目前研究認為:寒冷天氣下,收縮壓明顯升高,心腦血管發(fā)病率明顯增加,年齡越大者,受影響越大。
腦梗死是腦血管病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約占全部急性腦血管病的70%,以中老年患者多見。腦梗死又稱缺血性腦卒中,是一種腦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由缺血、缺氧導致的局限性腦組織缺血性壞死或軟化。
寒冷刺激導致腦血管強烈收縮;夜間入睡后,迷走神經(jīng)興奮,血壓偏低,血流減慢;長時間處于睡眠狀態(tài),水分攝入少,血黏度增高,是腦梗死高發(fā)的三大原因。
寒冷天氣可引起微動脈收縮、交感神經(jīng)興奮導致血壓升高,如果既往身體本身有其他危險因素,如動脈硬化、高血脂或高血糖,導致腦梗發(fā)作的幾率就大為增加。因此,寒冷天氣里,特別需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引發(fā)血壓波動。
據(jù)介紹,腦梗死的救治效果具有極強的時間依賴性,其治療時間窗窄,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在時間窗內(nèi)開展靜脈溶栓治療及血管內(nèi)治療(取栓)等方案是目前最有效的救治措施。
心腦血管疾病都有哪些癥狀?
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的癥狀(包括心絞痛、心肌梗塞):胸悶、心悸不寧、心慌氣短;心率不齊;胸痛、胸骨后或心前區(qū)疼痛;氣緊、暈厥、虛弱、噯氣;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舌質(zhì)紫暗、脈沉弦為主癥的冠心病心絞痛、冠狀動脈供血不足;上腹痛、惡心、嘔吐;左后背痛、左手臂痛。
腦血管疾病,如缺血性腦中風的癥狀(包括腦血栓、腦栓塞等):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偏盲、失語;蛘呓徊嫘园c瘓、交叉性感覺障礙、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顫、吞咽困難、共濟失調(diào)、眩暈等。肢體無力、麻木,面部、上下肢感覺障礙;單側(cè)肢體運動不靈活;語言障礙,說話不利索;記憶力下降;看物體突然不清楚;眼球轉(zhuǎn)動不靈活;小便失禁;平衡能力失調(diào),站立不穩(wěn);意識障礙;頭痛或者惡心嘔吐;頭暈、耳鳴。
哪些人要加強心腦血管疾病預防?
天津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心內(nèi)科主任楊清說,冬季天氣寒冷,血管收縮,人們活動量減少,血流緩慢,容易引起心腦供血不足;其次,冬季氣候干燥,容易導致血液黏稠度過高;三是北方室內(nèi)外溫差較大,血管壁已有的斑塊容易破裂形成血栓或斑塊脫落堵塞血管;另外,民間有冬節(jié)進補的習慣,熱量攝入過多等可導致體重增加甚至肥胖,增加心腦血管發(fā)病的危險。
哪些人要特別加強冬季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專家指出:
一是高血壓患者。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冬季平均血壓高于夏季,且血壓容易波動。
二是冠心病患者。冬季發(fā)生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人數(shù)明顯增加。
三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心腦血管發(fā)病風險是正常人群的3倍,而且很多合并有高血壓,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重視在冬季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四是吸煙者。香煙里的尼古丁進入人體內(nèi)后會使心跳加快、血壓增高、血管痙攣而誘發(fā)心腦血管病。
五是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的年齡特征很突出,隨著年齡的增長,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明顯增加。
如何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冬季如何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專家如此支招:
一是生活要規(guī)律,避免嚴寒刺激,在外出活動時要注意添加衣服,尤其要重視手部、頭部、面部的保暖,宜戴口罩、手套和帽子。
二是保證飲水量,在晨練之前和晚上睡覺之前,最好喝一杯溫開水,平時也應當注意多飲用溫開水,稀釋血液,降黏稠度。
三是飲食要清淡,多吃雜糧、青菜、水果等食物,減少鹽的攝入,限制高脂肪和高熱量的食物,做到葷素搭配、粗細混吃。
四是牢記慢起床,清晨人體的血管應變力最差,驟然活動易引發(fā)心腦血管疾病,應在清晨醒后養(yǎng)神5分鐘后再起床活動。
五是運動要適量,最好日出后再進行鍛煉,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
六是保持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避免情緒大起大落。
蔡富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