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駐村第一書記,每年大年初一,我都是要到村里拜年的。而我今年的“云拜年”,卻拜出了另一種祥和。
從我駐村任職第一書記的那天起,我就給自己定下了一條規(guī)矩,每年正月初一,一定到村里給鄉(xiāng)親們拜個年,一是聽聽他們的心聲,二來能融洽與群眾的感情。真的,每到一戶,互致問候,拉拉年景,聊聊愿望,暖心暖肺,好不親熱。
今年不同了,由于政府號召為防控疫情少聚會,少走動,登門拜年就不現(xiàn)實了。我也搞起了當(dāng)下流行的新方式:“云拜年”。
駐村之初,我就把32個貧困戶子女的電話收集齊全,并建立了微信好友,而后建了一個脫貧攻堅微信群。這微信群,今年拜年就派上了用場,除夕晚7時,我就在微信群里發(fā)了一個喜慶的拜年紅包,一時間就冒出來許多人。我告訴鄉(xiāng)親們,按照縣委選派辦的要求和防控疫情的需要,今年就不去村里拜年了,就在群里跟大家伙拜個年,問聲安。而后就把我提前錄制的一段拜年視頻發(fā)到群里。鄉(xiāng)親們也學(xué)著我的方式,也開始錄一段發(fā)到群里。一些年長的老人,第一次讓兒女們錄制發(fā)到群里,竟然高興得心花怒放。
大年初一一大早,我就是想著給村里的五保老人打電話拜年了。他們用的是老年手機,不會微信,更不會視頻。我剛把電話打過去,齊奶奶就激動地喊起來:“聽村里干部說,你今年初一不來村了,我還給孫女準(zhǔn)備了好多吃的呢,白忙活了。”
我笑著說:“不來村是防控疫情的需要,所以打電話給您老拜年啊。您孫女今年在北京就地過年了,等以后回來,我就帶她來看望您。”齊奶奶就在電話那頭連連稱好。
剛和齊奶奶通完電話,我的微信又開始熱鬧了。我點開了手套加工大戶司大哥的微信視頻,司大哥笑呵呵地說聲“過年好”,就向著機器隆隆的加工車間跑去。等忙完回來,司大哥說:“拜個年也沒拜完整,年前咱簽訂的那批貨要的急,這不大年初一我就開工了。行,我先忙去了,等你上班過來,咱哥倆喝一盅。”
我也隨聲附和:“大年初一好兆頭啊,今年你一定發(fā)財?shù)?”
“魏書記,聽說你今天不來村里了啊,給你拜年了。”剛點開種煙大戶王大哥的視頻,他的粗嗓門就響起來。我也回敬祝福,同時向他承諾,他今年承包的那塊煙田,元宵節(jié)后就鋪設(shè)管道,把水引到地頭。王大哥就笑得合不攏嘴,連聲道謝。
容不得我給誰拜年,微信就接二連三地響。我跟村里好玩微信的小二子說,你把我朋友圈里給鄉(xiāng)親們的拜年視頻轉(zhuǎn)發(fā)一下吧,告訴你那些伙伴也互相轉(zhuǎn)發(fā),我怕慢待了鄉(xiāng)親們。
一時間,我的朋友圈就留言不斷,點贊不斷,鄉(xiāng)親們在朋友圈里的拜年我也點贊留墨,忙得不亦樂乎。
“云拜年”,不僅沒有拉開我和鄉(xiāng)親們的距離,反而增進了感情,加深了友誼。
山東平邑 魏益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