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美食之旅似乎應(yīng)該以海鮮為主打,但也不一定。三月底去海南瓊海出差,吃住都在市郊的一家酒店。四周椰樹林環(huán)抱,稻田青青如毯,小河潺潺流過,一派恬靜的田園風(fēng)光,讓人徹底放松下來。雖然沒有吃到奢華的海鮮,但幾種海南的尋常之食卻讓人長久地回味。
來的那天中午,午餐是在飛機上簡單解決的。到達酒店是下午三點多,不到五點肚子就餓了。好不容易熬到六點,興沖沖趕到一樓自助餐廳,服務(wù)員卻告知晚上只有海南雞飯這一種選擇,而且估計還要等一段時間。我們在餐廳里枯坐,等著大名鼎鼎的海南雞飯登場,足足一個小時之后,服務(wù)員端著一只只托盤,不緊不慢地走到我們跟前。托盤里便是套餐,套餐如下:一湯,枸杞冬瓜湯,清新爽口;一盤,去骨白切雞,下面鋪著棵白菜、西紅柿和黃瓜組成的“地毯”,肉質(zhì)肥厚,塊塊帶著油光閃亮的雞皮——雞皮者,雞肉中之最精華也;一碗,油炒飯,綿柔香糯。
另有紅、白、黑三小碟,從右到左,分別為紅油辣椒、白油蒜泥,黑色的則是店家特別調(diào)制的醬汁,皆能起解膩增味之用。服務(wù)員因套餐上得太遲而不停道歉,原來這一湯一盤一碗都是現(xiàn)做,完全是新鮮出爐之初味,初味猶如初戀,彌足珍貴——這般工匠精神,又不知比依賴于各種加熱設(shè)備的洋快餐高出幾籌了!
古今中外偉大的快餐,大多數(shù)是圍繞著雞來做文章。這家酒店看上去不起眼,但海南雞飯做得是姿態(tài)萬千、一絲不茍,立刻讓我對第二天的自助早餐有了期待。果不其然,早起一碗海南米粉,讓我更加粉上海南,粉上海南的尋常之味。底湯是枸杞蟲草花雞湯,鮮美而滋補;嫩滑筋道的海南米粉,再加牛肉丸、魚丸、蟹柳以及各色蔬菜。出鍋后淋上特別調(diào)制的海南粉汁,愈增其鮮、其稠。熱氣騰騰地擺放在食客面前,仿佛一缽微型火鍋,足以驅(qū)走窗外熱帶的悶雨。
中餐還在自助餐廳,仍然沒有海鮮出現(xiàn)。老實說,我原本就對海鮮沒抱什么指望,同時也深信,以這家酒店的水平,中餐一定會給人驚喜的。
果然,一道“鄉(xiāng)村稻香紅燒肉”卓然不凡,幾乎以“一己之力”,挽救了總體平庸的午餐。將上好的土豬肉切成2.5×4厘米左右的方塊,用一根細(xì)細(xì)的稻草繩給“肉立方”打一個十字結(jié),這通頗有古趣的操作既扣住了“稻香”兩個字,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菜肴的儀式感。加醬油、冰糖和少許腐乳,燉到爛與不爛之間——鄉(xiāng)村稻香紅燒肉就這樣做好了。解下稻草繩,它便全屬于你了,用盡嘴巴張力,大大咬上一口:肉皮筋筋的糯糯的;肥肉絲毫不膩,走油功夫頗為了得;與大頭的瘦肉部分則不爛不柴,口感極好。寡吃了兩大塊肉,又盛了一碗香米飯,用一塊紅燒肉給它加冕,澆些湯汁,再自己配上芥末木耳和小青菜,像是完成了一件創(chuàng)作,邊吃邊自言自語:配色甚好,配色甚好!
飯后走出酒店,便走不出椰子樹的籠罩。漫步在高大通直的椰樹之下,想起早餐時的一道甜點——椰絲飯卷。將椰肉剁碎,攪拌在白米飯里,再用面皮裹住,其形制與豆腐皮肉卷類似。相比甜,香是椰絲更主要的特征,咬一口,埋伏于飯粒間的芳香炸彈一一爆炸,就將最經(jīng)典的海島風(fēng)景包在了嘴里。
安徽合肥 莫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