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新生的葦叢中偶爾聽到幾聲蛙鳴,遽然想起賈平凹的《蛙》,想起故鄉(xiāng)那一片原生的鄉(xiāng)土,陡然而生一種莫名的鄉(xiāng)愁。
蛙一叫,日頭一天比一天毒辣,春天也就老了。轉眼又過了立夏,《逸周書·時訊解》上說:“立夏之日,螻蟈鳴。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這里的螻蟈鳴,當然就是蛙叫。
老家多山,高的矮的,層層疊疊。山多,自然水多,水庫,塘壩,白亮亮的水田,等著插秧,等著一年中最忙碌的農事;水多,自然蛙也多,這是自然規(guī)律。
其實,未到谷雨,蛙就從泥土中醒來。那時紫云英開得火熱,彎彎曲曲的梯田,一層層推進,像一片紫色的云霞。薄霧籠罩的田野,只聽見“啪”一聲鞭響,父親的犁下土了,“嘩嘩”的水聲,斑鳩的叫聲,“呱呱”的蛙鳴,在清晨的山坳中此起彼伏。
犁過的水田,紫云英漚出一股腐熟的味道。而這樣的時節(jié),浮游生物、蚯蚓、水蛭、蝌蚪都陸續(xù)出土了,天氣晴好的時候,水面上這一塊、那一塊漂浮著烏麻麻的像精子一樣游動的黑蝌蚪,孩子們總喜歡撈在手上玩,但這東西滑溜溜的,容易從指縫中溜走。小蝌蚪褪去尾巴,一只蛙就誕生了。老家的蛙主要是青蛙,個頭不大;也有土蛙,土褐色的;還有個頭較大的田雞;癩蛤蟆也是蛙的一種,那東西背部疙疙瘩瘩的,相貌丑陋,還能從尾部噴出一泡尿,據說那尿濺到人的腿上、身上,就長出一疙瘩一疙瘩的肉瘤,有膽大的,就用小刀剜去,也不怕疼,我一直怕,總是躲得遠遠的,但癩蛤蟆皮膚中白色的漿汁據說是一味藥,的確有藥販子走村串戶專門收購。
在鄉(xiāng)民們眼里,蛙是好東西,抓幾只小青蛙喂鴨,鴨子長得肥肥胖胖的,會下蛋,一籃子青幽幽的鴨蛋,換一點鹽巴醬醋,還能腌成咸鴨蛋,用紅壤土腌制的咸鴨蛋,醬紅色,油汪汪的,香著呢。至于田雞,個頭大,半斤四兩,抓著了,燉湯,油珠子飄在瓦罐上,香噴噴的,是一道難得的美味。不過,多數是拎到街市上賣了,一只五塊錢,價錢貴著呢!
抓的、逮的多了,蛙聲漸漸稀落了,包括蛇、鳥,一些有益生物,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糟蹋,政府加大了禁捕令,“呱呱、呱呱”的蛙聲又一天天多起來,這是好事情,父親說,我看見他一直皺著的眉頭,忽然舒展了。
印象中,父親總是兇巴巴的。父親從不許我逮蛙,他說,蛙是好東西,專吃蟲子,是莊稼的保護神。我確信父親的話是圭臬,從不抓蛙。蛙從出土后,飛土逐宍,池塘、水田、溝渠、田野,蹦過來跳過去。在田埂上疾步而行,冷不丁一只蛙就從胯下蹦到水田中,濺起一片水花。蛙聲往往伴著季節(jié)推進,從春耕播種,到水稻拔節(jié),再到揚花抽穗,蛙聲一波高過一波,白天叫,晚上也叫,村前叫,村后也叫,叫得騷人墨客坐不住了:“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叫得鄉(xiāng)民們眉開眼笑,磨刀霍霍,準備開鐮了。
而鄉(xiāng)民們內心的幸福感也是從蛙聲中傳遞而來。
蛙聲叫得響的時候,鷺鳥在村后的青岡林中翩翩飛翔,白鷺、灰鷺、牛背鷺、鷺鷥,密密麻麻,“呱嗤,呱嗤,呱呱嗤”的叫聲,把一座林子弄得熱鬧非凡;甚至,有膽大的鷺鳥,在牛背上安然地啄食蟲卵和虱子。
蛙聲叫得猛的時候,也是田野最熱鬧的時候,蛙聲、蟈蟈、啄木鳥、布谷、斑鳩,一股腦的,晝夜不休,宛若大自然的天籟。
蛙聲叫得稀的時候,夏天只剩一截尾巴,秋老虎赤膊上陣,洶涌的蟬聲形成一條生命的河流。
蛙是鄉(xiāng)村的鼓手,踩著夏天的節(jié)拍,田野拉開豐收的序幕。
天津 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