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生機盎然。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但乍暖還寒,氣溫波動較大,細菌和病毒都非;钴S,一些季節(jié)性常見傳染病開始出現了,這讓很多人不幸“中招”。尤其是老年朋友更應倍加小心,未雨綢繆、“防”字當頭,只有充分了解春季常見傳染病發(fā)病特點和規(guī)律,才能更好地預防疾病,遠離疾病。春季常見的傳染性疾病主要有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腦、猩紅熱,再加上全球爆發(fā)的新冠肺炎等。每個類型的傳染性疾病都有一定發(fā)病規(guī)律與特點,一起來看本期《健康問診》為您帶來的相關知識,掌握它就能牽住防治這些疾病的“牛鼻子”。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也稱流感,它是春季最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潛伏期多為1至3日,主要癥狀為發(fā)熱、頭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關節(jié)酸痛不適等,整個病程一般4~7天,也可保持輕度癥狀如咳嗽等數周之久。大部分病例都可以自愈,少數可進展為病毒性肺炎,出現高熱、胸痛等癥狀,對于免疫力低下的老人、兒童、慢性病患者更加應該警惕流感的危重型,如出現呼吸衰竭,繼發(fā)心、肝、腎等多臟器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俗稱“乍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好發(fā)于兒童、青少年,主要表現為全身不適,發(fā)熱,耳下或下頜角疼痛,以耳垂為中心1至2天內迅速腫大,張口和咀嚼時,有疼痛癥狀。腮腺炎病毒主要以飛沫的形式通過呼吸道傳播,還可以通過接觸被病毒感染的物品傳播,少見母嬰傳播。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簡稱流腦,是由腦膜炎奈瑟菌引起的,經呼吸道傳播而發(fā)生的一種化膿性腦膜炎,主要臨床癥狀為:突發(fā)高熱、劇烈頭痛、頻繁嘔吐、皮膚黏膜瘀點和腦膜刺激征,嚴重的還會有敗血癥、休克及腦實質損害。嬰幼兒流腦的臨床表現不典型,可有咳嗽等呼吸道癥狀及厭食、嘔 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
猩紅熱
猩紅熱病是由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潛伏期一般為1至7天,伴有發(fā)熱、咽峽炎、全身彌漫性皮疹、疹退后伴皮膚脫屑等臨床特點。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人群普遍易感,5~15歲為高發(fā)年齡。
大多數患兒表現為急性起病,發(fā)熱,重者體溫可升到39℃~40℃,畏寒,同時伴咽痛、頭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全身不適等癥狀;一般發(fā)熱24小時內出現皮疹,開始于耳后,頸部,上胸部;一日內蔓延至全身,皮疹呈鮮紅色,針頭大小,類似雞皮疙瘩,用手指按壓時,可使紅暈暫時消退,受壓處皮膚蒼白,經十余秒鐘后,皮膚又恢復呈猩紅色,這種現象叫“貧血性皮膚劃痕”。
水 痘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性疾病,主要發(fā)作在兒童時期,但成年人發(fā)作的幾率也比較高。臨床表現為發(fā)熱,皮膚及黏膜周身性出現紅色斑丘疹、皰疹、痂疹,主要出現在胸、腹、背部等。值得大家注意的是,水痘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疾病,病毒可由接觸或飛沫吸入傳播,傳染期為出現皮疹的1至2天到皰疹完全結痂為止,發(fā)病期注意做好隔離與治療,以免傳染他人。
麻 疹
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一般潛伏期6至18天,主要臨床癥狀為發(fā)熱、咳嗽、流鼻涕、眼結膜充血,出現口腔黏膜斑和廣泛的皮膚斑丘疹。麻疹一般康復順利,但也可引起麻疹腦炎等嚴重并發(fā)癥。因此,患病時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麻疹發(fā)病時最明顯的癥狀就是瘙癢難耐,有很多患者忍不住就會用手去抓皮膚。一旦抓撓皮膚把皮膚抓破了,還有可能會造成感染。因此,麻疹發(fā)病時患者千萬不要用手去抓撓,盡量轉移自己的注意力。還有很多患者用熱水燙洗來止癢,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雖然使用熱水燙洗可以暫緩癢感,但是也只能短暫的緩解癢感,時間一長就會讓癢感更加嚴重。
如果想達到止癢效果,建議麻疹患者使用韭菜進行止癢。當新鮮的韭菜洗干凈之后,放入淘米水中浸泡數小時,然后將韭菜放入鍋中煮開。最后將韭菜水來清洗蕁麻疹的發(fā)病部位,這樣能夠起到滋潤皮膚和止癢的效果。
患上麻疹的朋友們飲食方面要特別注意,不能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也不能吃海鮮類的食物,建議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
新冠肺炎
當前,新冠肺炎是全球性新發(fā)傳染病,也是春季易發(fā)傳染性疾病之一,由于傳染性極強,因而要加強防護、倍加小心。該病主要臨床癥狀以發(fā)熱、干咳和全身乏力為主要表現,很多患者也會有其他伴隨癥狀,還有少數無癥狀感染者。一旦出現發(fā)熱等癥狀,應主動在第一時間內到附近新冠肺炎定點醫(yī)院發(fā)熱門診就診,做到早診斷、早發(fā)現、早隔離、早治療,防患未然。
蔡富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