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參觀者在展廳內(nèi)觀看馬首銅像。 新華社記者 李賀/攝
“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1日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淀區(qū)圓明園管理處收藏,歷經(jīng)160年漂泊的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故里”,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同期開展。
“馬首”回家,從回歸到入藏
在外飄零百余年的馬首銅像,12月1日終于回歸闊別已久的“家”——圓明園。
圓明園獸首銅像原為圓明園海晏堂外噴泉的一部分。海晏堂建于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海晏”一詞取意“河清海晏,國泰民安”。
據(jù)考證,生肖銅像身軀為石雕穿著袍服的造型,頭部為寫實風(fēng)格造型。從此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每晝夜都會隔一個時辰(2小時)依次從口中輟流噴水,正午時刻,還會一齊噴水,被稱作“水力鐘”。1860年英法聯(lián)軍闖入北京,搶掠焚毀了圓明園。12尊獸首從此身首異處,流失海外。
2007年,澳門商人何鴻燊斥資6910萬港幣購得圓明園馬首銅像并宣布捐贈國家。此后,馬首銅像一直在港澳地區(qū)公開展示。
在國家文物局的協(xié)調(diào)下,2019年11月,何鴻燊決定將馬首銅像正式捐贈國家文物局,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和澳門回歸20周年獻禮。
1日的入藏儀式上,馬首銅像終回故土。記者看到,圓明園馬首被赫然置于圓明園正覺寺的中間。正覺寺位于圓明園三園之一的綺春園的正南部,1860年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時,因北墻外的一條小河擋住了瘋狂的火舌,幸免于難,部分建筑和古樹留存至今。
此次,幾經(jīng)討論,各方?jīng)Q定將圓明園正覺寺作為馬首銅像展示場地,文物建筑文殊亭作為馬首展區(qū)。通過實施展示提升與安防改造工程,正覺寺具備了文物安全與展覽條件,國家文物局將馬首銅像正式劃撥圓明園管理處收藏。
展覽以馬首回歸為主線,分為圓明重光、萬園之園、馬首回歸三個單元,展覽面積1172平方米,共展出文物、照片等共約100組件,作為正覺寺基本陳列持續(xù)展出,即日向社會公眾開放參觀。
“馬首”回家,歸來不是終點
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指出,馬首歸園,昭示文物追索新方向。圓明園流失文物,是中國文化遺產(chǎn)不可分割的重要構(gòu)成。今年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1970年公約”50周年,在國際公約框架下,我國文物追索返還工作機制日益成熟,成果豐碩。但對于國際公約生效前,歷史上因戰(zhàn)爭劫掠、文化掠奪、非法貿(mào)易等原因流失的文物,比如圓明園流失文物,如何開展追索返還,國際社會依然缺乏法律基礎(chǔ)和普遍共識,回歸之路尤顯艱辛漫長。中國政府堅定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定支持非法流失文物回歸原屬國。我們愿和國際社會一道,將促進歷史流失文物返還作為重點方向,推動文物流失國與文物流入國相向而行,共同探討妥善解決歷史問題的有效途徑,為構(gòu)建更加公平正義的文物追索返還新秩序,貢獻中國實踐、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同時,馬首歸來,已不再是一件皇家私藏,而是屬于全體人民的文化遺產(chǎn)。劉玉珠表示,歸來不是終點,如何做好文物利用下半篇文章,發(fā)揮其獨特作用,豐富公眾文化生活,才剛剛破題。圓明園是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他期待圓明園講好馬首回歸的“中國故事”。
“馬首”回家,其余獸首何在?
在國家文物局和社會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已經(jīng)有包括牛首、猴首、虎首、豬首、鼠首、兔首在內(nèi)的六尊圓明園流失獸首銅像通過不同的方式回歸祖國,其中豬首銅像由何鴻燊先生于2003年出資購買后送歸國家。
目前,十二獸首銅像中已有七尊回歸中國,另五尊仍下落不明。這七尊獸首銅像的回歸時間及收藏館所如下:
2000年,中國保利集團公司在香港的拍賣會上斥資3300萬港幣購得虎首、牛首和猴首銅像。這三件圓明園獸首銅像現(xiàn)藏于保利藝術(shù)博物館。
2003年初,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在美國尋訪到豬首的下落。經(jīng)過努力爭取,美國藏家同意將豬首轉(zhuǎn)讓給該基金。2003年9月,何鴻燊向該基金捐款人民幣600余萬元將豬首銅像購回。其后轉(zhuǎn)贈保利集團,現(xiàn)由保利藝術(shù)博物館收藏。
2007年,何鴻燊斥資6910萬港幣購得圓明園馬首銅像并宣布捐贈國家。該獸首銅像將回歸原屬地,由北京市圓明園管理處收藏。
2013年4月26日,法國皮諾家族在北京宣布將向中方無償捐贈流失海外的圓明園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銅鼠首和兔首,F(xiàn)由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其余的蛇首、雞首、狗首、羊首、龍首銅像下落仍不明。
據(jù)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