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涇縣,是翠綠的。蜿蜒曲折的盤山公路,串聯(lián)起一幅幅山水畫卷,前一張還是萬丈峽谷,后一張便是流水潺潺。一面翠綠中,時不時躍出的映山紅,格外耀眼。
行走于涇縣這片紅土地,看不盡的綠水青山,聽不完的紅色故事:“鐵軍”崢嶸號角的回響、桃?guī)X人“愚公移山”的豪邁、小康路上“不讓一個人掉隊”的誓言……一草一木,紅色盡染。
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內景。人民網 李希蒙攝
葉挺橋
不知翻過了幾座山,繞過了幾道彎,當眼前豁然開朗時,同行人告訴記者,新四軍軍部舊址到了。
群山環(huán)繞,粉墻黛瓦,這是一處保存完好的徽派古建筑群,新四軍軍部司令部、政治部、中共中央東南局、大會堂、修械所、戰(zhàn)地服務團、教導總隊、葉挺橋和新四軍無名烈士墓等10處舊址,真實再現(xiàn)新四軍在涇縣云嶺期間戰(zhàn)斗和生活的場景,訴說著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1938年8月,新四軍軍部進駐涇縣云嶺,主管東南各省黨組織工作的中共中央東南局也隨軍部遷入云嶺丁家山村。涇縣成為整個大江南北的革命中心,云嶺也成為全國各地立志抗日的熱血青年向往之所。
當你身臨其境,方能真切感受到什么是“鐵軍”風范;重溫那段歷史,才能深刻明白,他們?yōu)槭裁炊霭l(fā)。
位于涇縣云嶺的新四軍軍部大會堂舊址。人民網 李希蒙攝
“新四軍英勇善戰(zhàn),抗擊日寇,打出軍威;紀律嚴明,秋毫無犯,贏得人民的擁戴。新四軍所到之處,老百姓張燈結彩,熱烈歡迎。軍愛民、民擁軍,老百姓和新四軍是一家人。”在紀念館“葉挺橋”的模型前,講解員深情地講道。
位于云嶺鎮(zhèn)羅里村村口的“葉挺橋”,是軍民一家親的歷史見證。這里原有一座群眾用木板搭成的小橋,供行人過往,由于小橋十分簡易,群眾過往很不方便。新四軍軍部進駐云嶺后,1939年4月,由葉挺軍長提議并親自設計,新四軍建造了一座長8米寬2米的木質結構橋,葉挺在橋欄柵上親筆書寫“軍民合作、抗戰(zhàn)到底”八個大字。當地群眾贊頌新四軍是人民的子弟兵,稱這座橋為“軍民橋”。新中國成立后,復建成水泥橋,云嶺人民出于對新四軍的無限熱愛,把這座橋改稱為“葉挺橋”。
“在軍部駐扎云嶺長達兩年半的時間里,新四軍與當地百姓結下了深厚的魚水之情。”涇縣縣委史志室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當年,涇縣青年紛紛踴躍報名參加新四軍。同時,在中共東南局的領導下,涇縣地方黨組織迅速恢復與發(fā)展,成立了中共涇縣縣委及15個中心黨支部,并建立了廣泛的群眾抗日團體,如農抗會、婦抗會等。在1940年皖南兩次反日軍“掃蕩”的戰(zhàn)斗中,數千名農抗會會員扛著梭鏢、土槍參加戰(zhàn)斗。婦抗會會員為戰(zhàn)士送水、送飯、護理傷員。群眾自發(fā)組織擔架隊、運送傷員和武器彈藥,配合新四軍英勇殺敵、保家衛(wèi)國。
“皖南川藏線”桃?guī)X“六道彎”。人民網 李希蒙攝
幸福路
時光荏苒,有些卻從未改變。在涇縣這片紅土地上,紅色基因扎根開花結果,新四軍精神代代相傳。
當下,“皖南川藏線”以其秀美的風光、驚險的山路而火爆,其中,最知名的一段莫過于涇縣桃?guī)X村的“六道彎”。慕名而來的自駕游團隊,帶火了桃?guī)X村的旅游經濟,臨近公路的人家紛紛開起農家樂,深山里的村民也通過銷售農副特產,端穩(wěn)了“旅游飯”。
桃?guī)X村“六道彎”的起點處,樹立著一塊石碑,上刻“幸福路”三個大字,這是當地人對這條路的親切稱呼。而它的由來,還要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說起。
桃?guī)X村,位于涇縣汀溪鄉(xiāng),山高海拔700米,屬于涇縣最偏遠的崇山峻嶺地帶,那時山里沒有一條公路,兩座大山擋住了桃?guī)X人的去路,一座叫“黃連嶺”,一座叫“鳥雀嶺”。桃?guī)X人為了生活,大部分時間都用在翻山越嶺上了,當地有一首民謠是這么唱的:“桃?guī)X苦呀桃?guī)X難,兩座大山把路攔。兩年只睡一年床,一年要吃兩年糧。”
這首民謠唱出的是山里人的無奈,也深深叩問著黨員、干部的心。時任涇縣縣委書記的王樂平考察桃?guī)X后,在縣委會議上感慨:“同志們,解放20多年了,桃?guī)X人還是被一條扁擔壓得抬不起頭,直不起腰,我們欠老區(qū)人民太多,只有修通公路才是他們的出路。”
潘新寶在“皖南川藏線”上開的農家樂。人民網 李希蒙攝
隨后,一場“愚公移山”的戰(zhàn)斗開始了。1972年,在當地黨員、干部帶領下,桃?guī)X人發(fā)揚艱苦奮斗精神,全民參與、夜以繼日,歷時4年多時間(1972年10月24日-1976年12月24日)的苦戰(zhàn),這條6道大彎、135道小彎,總長20公里的盤山公路終于通車。從此,桃?guī)X人擺脫了肩挑背扛的歷史。
“天蒙蒙亮,打著火把就出門了,在工地上一干就是一整天,直到看不見,才又打著火把回家。”當年參加修路的“青年突擊隊”成員潘新寶說。
“沒有機械化設備,我們就靠肩挑背扛,碰到小石頭抱著走,逐個傳下山,遇到大石頭就用麻繩拴起來,幾十個人拉著往前走。”回憶當初,已是古稀之年的潘新寶感慨萬千。
如今,他和其他村民一樣,受益于“幸福路”,也干起了農家樂,過上了好日子。
在農家樂大廳里懸掛的幾幅黑白照片,留存下了那段艱苦奮斗的歲月,只見一群年輕人修路間歇,圍坐在一名老同志周圍,聽他講新四軍在涇縣的故事。每個人眼里都閃耀著激動的光。
入黨積極分子馬佰昌(左)。人民網 李希蒙攝
致富田
滿頭的銀發(fā),紅潤的臉頰,說起話來聲音爽朗。今年77歲的馬佰昌,是一位老村民組長,也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
“我人老、心不老,還能干!入了黨,為人民服務,就更有底氣了。”馬佰昌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去年疫情暴發(fā),他每天堅持在村口值守;修橋打木樁,他也擼起褲腿下了水;全村環(huán)境整治,他二話不說,帶頭拆掉自家的院墻,讓出道路……
“看著眼前的整潔村貌,過上如今的幸福生活,誰不說共產黨好?誰不感黨恩,跟黨走?”馬佰昌說到激動處,雙手不禁微微顫抖。
小康路上不讓一個人掉隊,是我們黨對人民群眾的莊嚴承諾。近年來,涇縣干群傳承紅色基因,發(fā)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的革命精神,眾志成城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廣大黨員、干部用實際行動兌現(xiàn)錚錚誓言。
馬佰昌所在的涇縣章渡村,2016年村集體收入僅1.5萬元,2020年村集體收入達到115萬元,成了全縣第一。從昔日的貧困村到今天的領頭雁,章渡村是如何做到的?村黨總支書記董光龍認為:“遇到困難,黨員、干部帶頭干,沖在前;干事創(chuàng)業(yè)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是致勝的法寶。
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章渡村堅持黨建引領,大力推動“黨員創(chuàng)業(yè)帶富”特色工程,建成蔬菜、桑蠶、現(xiàn)代農業(yè)產業(yè)園3個示范基地,通過示范引領、就業(yè)幫扶、入股分紅等方式,帶動農村低收入家庭就業(yè)增收。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47戶398人均已如期穩(wěn)定脫貧。
脫了貧還要謀振興。章渡村“兩委”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通過改革創(chuàng)新,繼續(xù)拓寬村集體經濟發(fā)展路徑。結合地緣優(yōu)勢統(tǒng)籌規(guī)劃,在火焰山、落星灘開發(fā)了6個魚塘,帶動周邊16戶脫貧戶就業(yè)、104戶脫貧戶參與資產收益分紅;與縣城投公司簽訂協(xié)議,以資源入股參與收益分紅90萬元。同時,鼓勵當地能人大戶發(fā)展農家樂、垂釣中心、漂流等旅游業(yè)態(tài),連同章渡老街、吊棟閣、千畝牡丹園等項目形成旅游觀光帶,實現(xiàn)旅游人次年年增長,2020年到村游客過萬人次。
行走涇縣,綠水青山間,映山紅花開正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