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新冠疫苗的成功上市,在為全球戰(zhàn)勝疫情注入信心,使之成為全球公共產品提供有力支撐的同時,如何科學認知接種疫苗,最大限度地提升人類抵御新冠病毒的能力亦顯得尤為重要。
需要強調,人類在與形形色色的病毒斗爭中,形成了抵御病原微生物的能力,我們稱其為免疫力。當我們認識接種新冠疫苗是增強人體免疫力的重要舉措時,切不可忽略生理、心理、倫理,這“三理”人體生存之本,否則即使接種了新冠疫苗而忽視了生存的基礎,人們仍難以最終贏得這百年未遇新冠大疫的勝利。
那么,如何栽種生理健康疫苗呢?筆者認為,要把握好機體器官的生物功能、免疫機能、生活技能,這“三能”可謂是栽種生理健康疫苗,借以維系人體這一有機體生命活動的“根苗”。筆者在《免疫力就是好醫(yī)生》中曾倡導,良好的免疫力是人類化腐朽為神奇的正能量,可以通過合理的膳食、適量的運動、積極的心態(tài)和充足的睡眠這四大健康基石來獲取。
同時要重視栽種心理健康疫苗。如何栽種心理健康疫苗呢?就要把握好對客觀物質世界的認識過程、情感過程、意志過程,這“三程”可謂是栽種心理健康疫苗,借以維系人體大腦對客觀現(xiàn)實的主觀反應的“心苗”。世界衛(wèi)生組織指出,當人產生了負面情緒時,七成以上的人就會以攻擊自己的身體器官的方式消化這些情緒,“既來之則安之”的正確心態(tài)是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是播下心理健康疫苗種子的土壤。
還要栽種倫理健康疫苗,即把握好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系準則中體現(xiàn)天理、地理、人理道德準則,這“三理”可謂是栽種倫理健康疫苗,借以維系人倫道德之理的“仁苗”。我們應該推崇“從我做起”“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大愛無疆”的社會風尚,在病毒傳播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上做足功課。讓我們撒下倫理健康疫苗種子的養(yǎng)料,構筑起抵御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的防護林。
值此新冠疫苗接種之際,重溫“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一典故,告誡世人,任何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礎就不復存在了,呼吁接種新冠疫苗的同時,勿忘栽種“三理”疫苗。
此外,如何科學地接種新冠疫苗,在先期明確“優(yōu)先特定接種人群”的基礎上,更要因時、因地、因人而異的用好新冠疫苗,其中,對不適宜接種者,理清把握好“四高”要點。一是高危人群,即孕婦、哺乳期婦女、精神疾病史患者、患免疫缺陷或免疫紊亂的人群不宜接種;二是高危因素,既往發(fā)生過疫苗嚴重過敏反應,如急性過敏反應、蕁麻疹、皮膚濕疹、呼吸困難、血管神經性水腫或腹痛,或對新冠疫苗已知成分過敏的人員不宜接種;三是高危病癥,有嚴重的肝腎疾病、藥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壓、糖尿病并發(fā)癥、患有驚厥、癲癇、腦病等人員、惡性腫瘤患者不宜接種;四是高危時段,正處在發(fā)熱、感染等疾病急性期的患者不宜接種。
(劉澍宣整理)